太阳系的边缘叫什么星带

太阳系的边缘叫什么星带 太阳系外围的小行星带叫什么?

太阳系外围的小行星带叫什么?

太阳系外围的小行星带叫什么?

2019年1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号太空飞船在元旦凌晨时飞过位于柯伊伯带的、被人们称为#34天涯海角#34的小行星,显然柯伊伯带中掌握着人类理解太阳系起源的关键信息,随后,科学家们发现了1000颗左右柯伊伯带天体,最终确定了柯伊伯带的存在。

柯伊伯环带是什么?

黄色点环为柯伊伯带。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早在上世纪50年代,柯伊伯和埃吉沃斯就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微小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1992年,人们找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KBO);如今已有约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直径从数千米到上千公里不等。许多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个头和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大小相当,所以冥王星应该被排除在太阳系行星之外,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视作其伴星。不过,因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理论出现之前被发现的,所以传统上仍被认为是行星。在距离太阳40~5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低倾角的轨道上,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片空虚,太阳系的尽头所在。但事实上这里满布着大大小小的冰封物体,热闹无比,就是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现时我们所知的太阳系的边界,是太阳系大多数彗星的来源地。柯伊伯带上的这些物体是怎么成形的呢?如果按照行星形成的吸积理论来解释,那就是他们在绕日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互相吸引,最后粘附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体,形成现在的样子。

八大行星边界问题?

在一开始,其实不是日心说,而是采用地心说。世间万物围绕着地球而转,无凭无据因此被推翻,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有了日心说之后,就有太阳系一说,那么就牵扯到了太阳系边界问题。那太阳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我们从以前的推断慢慢说起。

最早的时候,也就是1543年哥白尼在自己的著作中《天体运行论》提到,在确定了日心说这一结论的时候,太阳系就开始被探索。在238年,距离太阳9.6天文单位的土星就被初次断定为太阳系的边界。直到1781年,英国的一位学者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个行星-天王星,这是距离太阳约19个天文单位的遥远位置。

在天王星被发现之后,莫名觉得天王星的运动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显然还有其他星体。英国和法国天文学家通力合作对此进行更深研究,确定干扰星体的存在。在1846年,成功找出第八个行星-海王星,距离太阳约30个天文单位。

1930年,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居然冒出了第九个行星-冥王星,距离太阳39个天文单位。但是到了2006年,冥王星被排除在外,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冥王星被贬为矮行星。

虽然探索失败,但是这完全无法抹灭科学家的好奇心。在海王星附近,发现了许多小天体,它们分散不距离,被称为柯伊伯带。由于它们的存在,太阳系的边缘又被扩大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