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职年会

阿里入职年会 阿里入职3个月有年终嘛?

在阿里巴巴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阿里入职3个月有年终嘛?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现在我的同事已经超过10万人了。(我们还在继续招聘,欢迎有兴趣的同学们加入阿里巴巴~)

所以说,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体验,远远不止一个答案。毕竟,大家的工作都不太一样。我就说说我知道的吧。在许多朋友眼里,一提起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就是“剁手”和“买买买”,就会想到淘宝和天猫。事实上,在阿里巴巴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在千里之外,一位同事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忙碌着。

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布赫的工位很特别,坐落在一望无际的张北大草原上。在这里,部署着全球最大规模之一的液冷、风冷服务机群。虽然大部分工作是由智能设备完成,但还是要有人值守,而布赫就是那个守护“技术之肺”的守夜人。

“去年双11,我什么都没有买,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如今我们每天要做应急情况的演练。”即便在平时,网购、支付、物流……全球范围内,每时每刻都有数据在这里交汇,他和他的团队必须保障这里万无一失。

在他眼里, “现场所有的设备,就像自己的媳妇、女友一样,要保障它们开开心心,安安全全。”不得不说,从工作中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暖男”了。 在这里,他面对机器的时间比人还多,在应急情况下,一旦42台柴油发电机运作起来,靠吼都听不见在说什么,只能打手语。一个月之后去商场,他都感觉自己不太会说话了。”

在阿里巴巴经济体内,像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布赫这样特别的工作,还有很多。每一笔交易背后,负责安全的算法工程师会仔细检查购物环境,保障购物安全。在每一单快递背后,菜鸟团队的同事们将用数据赋能快递企业,为包裹保驾护航。到了饭点,饿了么和盒马的同事们都开始忙碌了。在大数据的规划下,新鲜的蔬菜,热腾腾的饭菜,紧张而有序的送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我们相信,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奋斗,都在位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家都在岗位上,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奔跑。我觉得,在阿里巴巴工作,最大的不同其实在不上班的时候。

在阿里巴巴18周年年会的时候,马老师说:“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保持理想。我们跟别人的差别,在于我们比谁都要认真对待我们的生活。生活只有一次,它没有Rehearsal(排练),所以你不认真对待,生活是不会真正对待你。”

如果不快乐,就难以胜任富有创造和挑战的工作。工作之外,我的同事们更加认真的对待生活,他们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用在了更有意义的地方。

他们把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傻事”,认认真真给承包了。

下班后,卢一宁、韩旭杰没有离开工位。他们整理好今天的工作后,开始做一件无关收益,有关收获的事。一个在上班时间一直保持沉默的钉钉群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和其他同事们开始讨论、分配“团圆系统”的维护升级任务。

在去年一年,他们开发的“团圆系统”帮助3599名走失孩子回家。一直以来,这个项目从不入个人KPI考核,也不支付报酬。完全靠大家自愿拿出业余和周末的时间,进行开发维护。

程序员经常跟产品经理碰撞出火花。而他们的产品经理很特别,是公安部打拐办的民警。一开始,双方的沟通就不太容易。第一次,打拐办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大通需求,卢一宁觉得对方把程序员的本领想得太满——以为什么都能做。

双方开始往返于杭州北京两地,通过大量面谈沟通,卢一宁了解到打拐民警的痛点——网络上不少自媒体真实性差可信度低,影响力却很大。相信大家都看到过朋友、家人转发这样的文章:“人贩子太坏了,你家孩子一眨眼就不见了”、“XX市一年丢上千给孩子,找回率极低”……往往打开正文,只有一些模糊的图片和有煽动性的文字。由于大多数是假消息,或是无有效信息,常常搞得人心惶惶又浪费了大量警力。

针对这些痛点,程序员和民警达成共识,要做一款在儿童被拐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最大可能地让老百姓看到听到的产品。他们发现,让大量国民级的App加入推送阵营,能够更高效的把信息发送给周边用户,发动群众为警方提供线索。

说干就干,由于大家分处不同事业部,无法聚在一起,索性建了一个线上平台,安排任务和进程。从上面接任务还得“秒杀”。有时候,刚写完的代码,凌晨发到群里,马上就会有人参与调试。

尽管是“无私奉献”,但他们一直都很较真。起初,打拐部门只是希望他们帮忙把打拐信息录入系统,方便民警查询。而他们却仔细研究美国的安珀失踪儿童干预系统“安珀警戒”,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

“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是技术背后的梦想和责任。互联网打拐,阿里巴巴为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马老师在“团圆”系统上线当天写道。如今,团圆系统已经更新到了第四期。全国6000多名基层打拐刑警,只要接到报案,核实清楚孩子的具体资料,民警就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发布通知。

在阿里巴巴, “傻傻”做公益的人,从来不孤单。

当卢一宁、韩旭杰他们维护“团圆系统”的同时,其他公益项目正在为各自的领域创造价值。比如,方便同路人同行并节能环保的“幸福顺风车”、捐建流动书屋的欣然读书吧、为盲童制作有声杂志的“爱的留声机”、关爱流浪小动物的“爱之家”、前往深山老林测量森林负离子含量的“绿野仙踪”…… 这样的公益项目还有很多。有想法,就可以做公益,员工发起公益项目后,还可以申请集团的资金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

公益,在阿里巴巴,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每年,我们阿里巴巴不仅要发布财报,也要公布公益年报。2018财年,阿里员工共参与公益行动超16.5万人次,累积申报的公益服务时长超过20.2万公益时。

在阿里巴巴,有这样一条规定:“无论捐多少钱,最高只能申报0.5个公益时”。在上个财年,马老师完成了75个公益时,都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实打实干出来的。40多个小时花在了环保相关的公益行动上,20多个公益时用在了乡村教育领域。

那么公益时最多的是谁呢?排名榜首的是工程师太禅、花尽和木缺,他们在2018财年贡献了多达200个公益时。他们是“人人3小时”平台志愿者开发团队的一员,和“团圆系统”

一样,他们也是用专业技能做公益。利用业余时间,他们在三个月里,从无到有搭建起了面对社会公众的公益3小时平台。

做公益的朋友越多,做公益的力量越大,这就是“公益3小时”平台的意义。

在公益这件事上,互联网思维也能够做些什么,这恰恰是我的同事们擅长的。传统印象中的做公益,往往要去偏远地区支教、植树,捐款捐物,做义工等等,存在门槛,许多有公益之心的朋友实在没有时间,也不了解渠道。

让公益“力所能及”,才能带动更大的公益力量。作为一个公益的社会化平台,在公益3小时上,不仅可以报名参加入驻公益机构发起的志愿活动,捐款捐物,还可以捐赠自己每天的步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圆跑道梦。看视频,答题参与“大众评审”,进行善因购买,举报违法违规信息……一系列在手机上就能轻松完成的公益行动,就能换取公益时,让周围的环境更美好。截至2018年3月,已经有数百家公益机构和超过700万的志愿者加入3小时公益平台,参与公益行动超过180多万次。

在阿里呆久了,这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仅仅是一种选择,而成了一种本能。

许多朋友来杭州,总是要去千岛湖尝一尝鱼头。我那些在杭州工作的同事们也不意外。有一次,在休假途中,阿里云工程师刘新停等8位同学,正开开心心的开着车,行驶在环湖公路上。

而谁也想象不到,下一秒竟然会发生这种事。一辆迎面驶来的红色小车,突然和前面的货车相撞。然后,在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内,失控,旋转,翻滚,直接坠入了旁边的千岛湖中。

看着红色小车在湖水中飞速下沉,刘新停几乎没有思考。当时,他骂了句粗口,就从副驾驶的位置跳下车,慌乱之中,他甚至抓起自己手机的耳机线,沿着被草木掩盖的小山坡,跌跌撞撞,硬是趟出一条路。然后一下子跳进冰冷的湖水里,把车里的乘客一个个拉出来,其中还有一位孕妇。

“理性思考在其时完全不起作用,也来不及恐惧和慌张,”有时候想起来,他也有点后怕,当时自己早已忘记目测湖水有多深。他只是凭借本能,去救援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在救起遇险乘客后,他们也不觉得这是件多大事。刘新停裹上毯子,一些人继续出发,开开心心的吃鱼头去了。

回公司后,刘新停获得了第十次“感动阿里奖”。在阿里巴巴短短20年的公司历程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7年,国际事业部小二侯晓冬一口气救了车祸中的一家三口。

2016年,安全部小二叶洪兵冒着浓烟,从失火的居民楼里抢救出一名5岁的孩子。

2016年,刚刚学会游泳一个月的焉识同学在杭州城西某小区的游泳池里救起了一位溺水的小姑娘。

2016年,胡展、桑蝶、歌琳一起开车上班,在路口遇到一辆浓烟滚滚的小轿车。当他们撬开车门,拽出姑娘的一刹那,火苗窜出了引擎,仅仅十分钟,车就烧成了空架。

2014年,杭州公交车起火,阿里人依伶将两位烧伤求援的伤者送到了医院,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生死时速!她说:“压根顾不上想啊!总不能说我车技太差,要不你们还是换辆车?”

2014年,高国新、张伟、李菁和墙辉在下班途中遇到一起重大车祸,就在他们砸开车窗救出受困伤员跑出十几米后,车爆炸了。

2013年的一个晚上,王绍国下班途中遇到一个小孩子落水,他直接从桥上跳了下去,孩子得救。

2011年,穿着连衣裙的吴菊萍小跑用双手接住了从10楼坠下的2岁儿童,她后来被大家称为“最美妈妈。

……

事后,我问过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有考虑过自己吗?电视剧里完全不一样,“干傻事”的他们回答都极其简单:“哪来什么天人交战的内心戏,就是做了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啊!”

今天,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10万员工和合作伙伴们正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在2036年,实现全球覆盖20亿消费者,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让1000万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盈利。我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做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作内容,也因此有着许多不同的体验。但我们可以用一句充满阿里味儿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快乐工作,认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