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四个自我

实现四个自我 四个自我出处?

什么是四自?

四个自我出处?

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自重,表示个人人格的道德观念,也是一种心理意识活动,指重视自己的人格尊严,注重自己的言行,考虑问题慎思,做事稳重,为人讲求信用,检点自己的行为。自省,指道德主体自觉地依据道德要求分析和检查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并通过自觉的思想斗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自警,指道德主体经常地进行自我警示,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自励即自我鼓励、自我激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指道德主体给自己确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并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去实现这个目标。

什么是四自?

“四自”主要是指自私、自卑、自闭和自负的心理,它们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对学习、生 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积极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减少对我们的 影响。

自私是一种接近本能的欲望,处于人的内心深处,它会使人不顾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约 束,只是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估计或自我感觉,自卑的人对自 己的评价往往都过低。

自闭的通俗解释是自我封闭,也就是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心理上 与外界隔绝。自负也是一种自我估计或自我感觉,只不过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品质评价过高的 一种心理。

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这是一个流传了几十年的伪问题,尤其是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女青年中一直比较流行。比如,常常会有这样的文字——夜深人静时,放下白天面具,面对真实的自我……酸得令人掉牙。

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从哲学的角度,这是个本体论问题,千百年来无数哲人智者给出了无数的答案,但至今仍然没有共识。我理解,题主总不会来讨论哲学问题吧,应该是指日常生活层面。头条极少有哲学问题,太难。

人在世上,不是孤立的存在,必然受到包括其他人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但我觉得还是马克思说得比较简单明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在家里,你既是丈夫妻子,又是父母,还是子女;在职场,你是领导,又是下属,管理别人,又被别人管理(没人管的牛人从理论上讲只有一个);在社交圈,你是朋友或者敌人……这些身份或者角色不是固定的,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比如你周末出去购物、吃饭,你就是顾客;周一你接待客商,这时候对方成了你的顾客。

不同的身份角色就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你在父母面前是子女,就得有点礼貌,但面对自己的子女,你可能更多流露出慈爱。同样,你可能一分钟前还在领导办公室恭恭敬敬接受任务,一分钟后你就在自己的办公室平易近人地给下属布置任务。

有句老话:人面前说人话,鬼面前说鬼话。虽然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但其实完全正确。你跟人说鬼话,跟鬼说人话,这不是找抽吗?比如,作为单位领导,你当然可以用命令式口气跟下属说话,如果回到家面对老婆孩子还用同样口气,非得吵架不可。又如,一个女老师下班前刚刚批评了一个淘气学生,下班后约会男盆友,该撒娇还得撒娇。聪明的女老师不会把男盆友也当熊孩子教训。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的社交圈也越来越大,每个人的社会身份也越来越多。为了符合各个不同的身份角色的标准,每个人都犹如一台电脑,必须随时切换模式。因此,不论是男女老幼,不论是富贵贫贱,大家都在喊“累”。于是就有了题主“真正的自我”这样的问题。

可是,人作为社会的人,不存在单一的自我。无数个不同的自我的叠加,才是完整的自我、真正的自我。所谓的“面具”,也是“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你喜不喜欢。

什么是成熟?成熟不是虚伪狡诈、老奸巨猾,也不是暮气沉沉、求稳怕变。成熟就是能够自觉自如地切换自己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游刃有余。成熟的人不会提出“真正的自我”这样的问题,成熟的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恰到好处做好每一个不同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