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飞地经济

什么叫飞地经济 什么是“飞地经济”?

什么叫飞地经济产业园?

什么是“飞地经济”?

飞地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飞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它主要是将政治意义上的飞地概念引入到经济领域,飞地经济的载体是园区、基地或者城镇,其特点为由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

飞地经济是与飞地本身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比较优势和产业关联与飞地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论的综合运用。

发展飞地经济的好处有哪些?

这个问题一句话就是在各自的资源方面相互利用,相互补充,以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共同实现发展经济的愿望。

青岛即墨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131个开发区当中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开发区,由于区内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利用,引来的项目无法给与有效的土地进行落户。真对这个难题,开发区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北安街道建立了智能装备产业园,把一些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在园区内,解决了引进来落不下的难题。

第一个飞地发展完了之后,又在50里路以外的金口镇建立了大数据为主导的大数据产业园。把国家专用集成电路实验平台,国购机器人等6家大企业安排在园区里面。

飞地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跨区布局,联动发现,破解飞出地土地人工之困,解决飞入地资金困境,从而达到双向发展,共同富裕。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发展飞地经济的好处有哪些?

很高兴能解答这个专业度比较高的问题,从我对飞地经济的了解来看。

一.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从现实来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较大比例的区域纳入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范围,工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需要我们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发展飞地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工业用地不足、比较优势薄弱的问题。

二.国内、省内发展飞地经济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关省(区、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省辖区内“飞地经济”:广东省委、省政府从2008年作出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决定,以推动珠三角“腾笼换鸟”和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其主要做法是,珠三角地区最发达的六个市作为产业飞出地,粤东西北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相互结对,按照明确的梯度序列、转移轨迹、空间形态等规划要求,建设飞地园区,发展飞地经济。飞出地的每个地级市每年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飞地园区建设,合作共建双方政府要定期协商、每年联合开展一次招商引资活动,产业飞出地政府还要派员到飞入地所在地政府任职或挂职,与所在地政府分管领导共同抓好飞地园区建设。 (二)市辖区内“飞地经济”:厦门是一个土地资源特别紧缺的城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厦门市推出了“同安工业集中区”的飞地模式,鼓励工业企业把生产环节迁到岛外,岛内则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安工业集中区成立于2005年,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在区内厦门各区自主招商,岛内各区与同安区之间,通过税收协调机制进行利益合理分配,“飞地工业”扩大了岛内的工业发展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同安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我省市市联合飞地经济:成阿工业园区为成都市和阿坝州政府,利用国家支援灾区产业重建和支援藏区发展优惠政策,合作共建的飞地园区。两地在飞地经济合作中各司其职,其中,金堂县作为属地政府具体履行成都市的职责,全力做好项目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政务服务等工作;阿坝州政府除负责按入园要求协调阿坝州现有工业企业迁入成阿工业园区之外,还负责与广东、湖南、江西等对口援建省进行产业转移项目的衔接协调。成阿工业园区目前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集灾后重建、异地重建、合作共建为一体的省级工业园区。2017年,园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共计76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9.53亿元、增长53.1\%;完成工业投资55.46亿元、增长19\%;实现税收1.1亿元。建园以来累计签约引进天津巴莫、上海同捷、杭州士兰等重大项目118个,协议总投资325亿元。 三、做大做强飞地经济的措施建议 从已有经验看,发展飞地经济,政府行为至关重要,制度的建立必不可少,必须通过构建形成风险与收益的共享机制,突出项目的载体作用,建立起飞出地与飞入地之间合作的新桥梁,推动飞地经济大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飞地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飞地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应主动担当起“飞地经济”的主体责任,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做好协调、服务和指导,全力解决飞地项目入驻过程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二)创新共建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健全飞地园区合作机制促进“飞地经济”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飞地经济”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坚持开展飞地园区(经开区)与县(区),以及县(区)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领域的合作,开展以共同成立开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园中园”、单体项目合作等方式的合作共建,着力形成有利于加快发展“飞地经济”的新途径、新机制。 (三)健全体制机制。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予“飞地经济”发展足够的制度创新优先权,改善飞地园区(经开区)市场营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市级有关部门应将能够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依照法定程序下放飞地园区(经开区)。飞地园区(经开区)和各县(区)承接“飞地经济”的工业园区要建立完善入园项目、企业各项行政审批(许可)手续全程代办相关制度。各县(区)应加快研究制定本地工业园区(开发区)纳入新版《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后的发展提升方案,通过管理机构改革、人员编制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市场化手段运营等途径,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凤凰涅槃。 (四)提升要素保障。市级有关部门应站在“全市一盘棋”发展高度,千方百计做好“飞地经济”项目的要素保障。应统筹协调工业发展中环境总量指标的分配和使用,千方百计保障“飞地项目”需求;对重大“飞地项目”用地,全市统筹解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土地年度用地计划;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将雨城区、飞地园区(经开区)、名山区列入“飞地经济”发展区域调整入规。 (五)强化考核激励。按照“有权有为”的原则,应建立“飞地经济”行动考核体系,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科学细化目标设置,避免“一刀切”,加强过程督查,以加分制方式,逗硬奖惩,充分调动全市上下推动“飞地经济”加快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