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用握手还是拱手表情回复

作揖的正确姿势?

作揖的正确姿势?

丧事拱手礼。 中国古人以左为敬,所以行拱手礼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重。 若遇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 作揖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约起源于周代以前。至周代起,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现在除了在戏剧、武术和过年拜年用的比较多意外,作揖已经被握手等传统礼节所代替。

祭拜作揖的正确姿势?

传统的其正确动作是:两手抱拳高抬,身体略弯,两脚并放,以示敬意。 
 祭拜“作揖”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 
拓展: 
拜年的正确手势应该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祥”。中国古代有以左为尊的说法,作揖时,左手在上,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晃三下就可以。

男子握手的礼仪?

  一般来说,握手以主人先伸手、尊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为原则。您跑业务去见客户,按上述原则,客户作为主人、作为尊者,是要先伸手表示欢迎的。如果他不伸手,你先伸手,有时会给人突兀的感觉,一些讲究礼仪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如果对方不伸手,您又想表达自己的敬意,我建议您可以用鞠躬礼、拱手礼代替握手。这种东方礼仪比握手这样的西方礼仪的好处是,一个人即可完成,无须对方配合。当然鞠躬要分情况,不可太过夸张。如果客户是个大领导,居一个大房间,可以幅度大一些。一般可以点头欠身示意一下。  如果是告别时,你需要先伸手握手表示告辞。

古代社交中,不同身份场合应该如何行礼、还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东方“礼仪之邦”美称。热情好客、礼尚往来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和风尚。孔子就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在迎来送往中,国人又处处体现了“礼仪之邦”的风采。
  古人十分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交往,“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既有来往,又有回访,才能表现礼节。因此,迎来送往就成为好客的一种礼节。从迎接宾朋好友开始,直至送别宾朋好友,始终处在一种热情、体谅、和谐的气氛中。
  遇有亲朋好友到来,主人首先迎于门外向客人施礼,互致问候后,再请进入门内,这是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之后,主人前引客人登台阶,准备进入堂屋。在登台阶时,古代还有“拾级聚足”的礼节。“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即主人在前引导客人,前足先登上一级台阶,后足再与之并齐,而后再登一级,又并足。这样登台阶是为了照顾客人能跟上自己,避免客人感到紧张和冷落。
  待登上台阶将要进入堂屋前,又有两种礼节。首先是“将上堂,声必扬”,即快进屋前,说话的声音要适当提高,以告知屋内的人客人已到。再者是“将入户,视必下”,这是客人应遵守的礼节,即在进入堂屋时,视线应向下。开门进屋,眼睛向下看,是因为考虑主人家虽然知道客人已到,但难免还有未及收拾的东西,这样做,可以避免给主人造成难堪和尴尬。
  古人在相互交谈时,也极重视礼节,尤其是重视仪表的庄重,不允许有轻浮、放荡的不文明举止。即使是笑,也以不露齿为宜。“凡人大笑则露齿本,中笑则露齿,微笑则不露齿。”尽管在交谈中会谈及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题,但笑仍需节制。这既是处于礼节的需要,也表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在交谈中,表现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也是古人特别重视的一种礼节,被视为“礼貌”的体现。在对方讲话时,自己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不能漫不经心,更不能打断别人的讲话。自己讲话时,眼睛应注视对方,语调平缓,不能强词夺理。
面见尊长者,应“请见不请退”。即对尊长者可以请求会面,但谈话结束后,不要马上请求离去,要等到尊长者示意后,再告辞。
  古代宴饮人也很重视礼节。菜肴做好端上席间时,“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即凡是用调料调制的羹类菜肴,端菜时要用右手拿住盛放的器皿,同时用左手托捧,以保持平稳,避免汤汁外溢、洒溅。
  吃饭时,古人也不失礼节。“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己。毋放饭,毋流歠。小饭而亟之,数噍毋为口容。”在与尊长者一起用餐时,应先拿筷子吃饭,但要等到尊长者吃完饭后,自己才能放下筷子。吃饭时,不能将饭粒掉在桌上,更不能将菜肴中的汤汁流洒在桌上。饭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但要等前一口饭咽下后,才能再将饭放入口中。
宾客也不将自己作为外人,饭后还要帮助主人收拾餐具。“客自彻,辞焉则止。”如果主人劝阻客人收拾,客人才不动手。
  待宾客告辞,主人为客人送行,通常是主人前引客人走出大门外。在门外,宾主再次相互致谢、答谢后,主人目送宾客离去。
  中国人热情好客,文明礼让。古人的交往礼节,在今人看来似乎很多很繁琐,但恰恰是这些看似区区小事的礼节,才体现了我们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的礼数风范。